揭秘协议球工作室:非法运作背后的黑幕
在体育赛事的阴暗角落里,协议球工作室犹如毒瘤般存在。这些工作室往往打着各种幌子,从事着非法操控比赛结果的勾当。他们通常将目标锁定在小型联赛,因为小型联赛关注度低,部分俱乐部资金匮乏,一些球员、裁判或教练为了私利,容易被工作室用金钱诱惑,与之达成非法协议。
以保加利亚乙级联赛为例,据了解,部分工作室支付一定费用,就能操控半场比赛走向,价格大约在 30 左右。在东南亚地区,如菲律宾、印尼的篮球比赛,也成为他们的目标,一个半场的操控价格在 15 – 20 左右。俄罗斯乙级联赛同样被国内不少工作室涉足,价格参差不齐。
协议球工作室的运作流程复杂且隐蔽。在收号环节,他们会安排人员在微信群、QQ 群、贴吧等社交平台发布广告,寻找拥有高等级账号的人。像 35 网站的 5 倍账号和九的白金账号,这些账号投注限额高,普通账号在野鸡联赛投注限额仅几千元,而高等级账号可达 2 万一场左右。找到账号提供者后,会让其到工作室现场用账号购买协议球,一般打 8 场左右账号就会因风控被封,之后提供者与工作室分钱,一次交易完成。
托管和上门出货则针对皇冠信用网 5 倍账号。因信用网用信用额度投注,周一才交收,有号者会将账号交给工作室马仔代打,输了工作室赔,赢了则按比例分成。但因马仔可能为私利裸打非协议球,导致信任危机,所以又出现上门出货方式,即周末马仔带现金到合作人所在城市,约几个账号持有人到酒店打协议球,周一结算后分钱离开。
卖料是协议球工作室的另一种盈利手段。他们在网络上以高价出售协议球信息,一场比赛价格约 5000 元,若不中就用其他协议球赔偿。然而,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体育赛事的公平性,也让众多参与者陷入非法赌博的深渊,背后黑幕重重,亟待相关部门严厉打击。